在包裝材料、印刷用紙及特種紙品的生產與研發中,紙張的抗撕裂能力是衡量其耐用性、加工適配性及終端使用性能的核心指標。
紙張撕裂度儀作為專門用于測定紙張撕裂強度的精密設備,通過模擬實際使用中的撕裂場景,為行業提供了量化評估紙張抗破壞能力的科學手段,成為質量管控與產品優化的關鍵工具。

一、撕裂度:影響紙張應用場景的“隱形防線”
紙張撕裂度是指紙張在受到外力撕裂時,抵抗裂口擴展的能力,單位為毫牛(mN)。這一參數直接關聯著紙張的實際使用場景:
1.包裝領域:高撕裂度的瓦楞紙箱能有效抵御運輸中的碰撞與穿刺,保護內裝商品;
2.印刷行業:低撕裂度的新聞紙易在高速印刷機中因張力波動產生裂口,導致停機損失;
3.特種紙品:如地圖紙需具備較高的撕裂度以防止意外破損,延長使用壽命。
二、儀器原理與測試邏輯
紙張撕裂度儀基于愛利門道夫(Elmendorf)法設計,其核心原理是通過擺錘下落產生的沖擊力撕裂試樣,并測量撕裂過程中消耗的能量。測試步驟如下:
1.試樣制備:沿紙張橫縱方向各裁取5-10片標準梯形試樣(通常底邊長63mm,高25mm);
2.參數設定:根據紙張克重選擇合適的擺錘量程(如1600mN、3200mN);
3.動態撕裂:擺錘自由下落撕裂試樣,傳感器記錄撕裂力曲線并計算平均撕裂度;
4.數據修正:排除試樣邊緣毛刺、濕度波動等干擾因素,確保結果重復性。
三、應用價值與行業實踐
某紙箱生產企業通過撕裂度儀檢測發現,其生產的某批次瓦楞原紙橫向撕裂度低于標準值15%,導致客戶投訴紙箱邊角易破損。經溯源分析,調整打漿工藝后,撕裂度提升至合格范圍,產品退貨率下降30%。此外,該儀器還可用于評估廢紙回收過程中纖維強度衰減、涂布紙涂層與基材的結合力等衍生性能,為工藝優化提供數據支撐。
從日常辦公用紙到航天領域耐高溫隔熱紙,紙張撕裂度儀正以毫牛級的精度定義著材料的“韌性邊界”,推動著造紙行業向高性能化、功能化方向持續進化。